(资料图片)
(写在前面:去年时立了flag,一年要至少读五本书,原以为难以完成,却在不知不觉间看了九本书。这段时间突然回想起来,却难以对当时读每本书的心境和感受详细地记起了。于是就萌生了看完一本书便写个书评的想法。所以我从最近在看的这本《一句顶一万句》开始,写下看完后自己的感受。也算是对自己阅读历程的一个记录。)
最开始看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时,这个书名给我的感觉便不像是一本小说,而是像那种讲大道理的教育类书籍,所以它在我的书架上停留了有些年头。今天看完后,合起书本时长出了一口气,想着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它,却又有些庆幸自己现在看到了它。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两本之前看过的书,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和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三本书都像是纪实的写作,让人觉得是真实发生的事,又各有些奇幻色彩。读《在细雨中呼喊》有些久远了,但在读《一句顶一万句》时却又突然想到了它,那种行文叙事的风格让我觉得有些相像,许多零碎的小事,文中出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人生,但却各有不同:《在细雨中呼喊》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读者知道的事都是主角能知道的事,有些人的故事生活会戛然而止,就像生活中换了个环境和某些人断了联系后,那些人的故事生活便不得而知了;而《一句顶一万句》中是第三人称视角,最开始读时我竟然抓不住在主要围绕哪个人物展开,颇有群像剧的感觉,每个人的人生好像都有清楚的交代,就像书里传教的老詹一样,“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好像都清清楚楚的。和《白鹿原》的相似性是另一方面,《白鹿原》的行文极具欺骗性,看到最后时我十分怀疑写的都是真事,直到看完后才发现原来有些人和事其实是有原型的;《一句顶一万句》也有一定欺骗性,很像在村头听大爷大妈讲的各种八卦,一不留神或许真的以为是真的,但这些小人物的事情想要有原型却是更难的了。
说回书的内容,前半部分刚开始读时竟然有些亲切感,因为描述的事发生在河南延津,离我家很近,书里的一些方言竟也能跟着读出来,仿佛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样。往后继续看时,被每一个人物饱满的人生吸引着,脑中甚至勾勒出了一幅大地图,各种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在其中。但是很多人物都有说过同样一个句式:“是……,倒也不是……,而是……”,甚至描述的话里也频繁出现这样的句式,一开始我有些疑惑不解,甚至觉得不同人物的话语也都用这样的句式会丧失每个人物的独立性,立体感也有减弱。但是看到后边时,忽然觉得,这样的句式和书名恰恰有着贴合的地方:有时一件事上会串着许多事,这时就不单单是一件事了,而是很多的事,那么在这一件事上的一句话便能掀起千句万句的话。当读完了这本书后,“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的结尾都给了我同样的感觉:意犹未尽,不仅仅是剧情上的留白,还有对于这个书里的人物故事世界的留恋。上篇和下篇的主人公都是踏上了寻人之路,因何而去寻人呢?因为在原来的地方没有人。在原来的地方没有能说上话的人,说上话并非是说话对方听或是对方说话自己听,而是一种频率,只要和他/她说上话,便好像是和另一个自己说话一样,相互搭上了对方的频率,相处着便极为舒适。就像是书上常用的句式“是……,倒也不是……,而是……”,和他人讲起总要把这些掰扯清楚,否则就讲不清,但同频的人便好像不用这样掰扯,一句话就能说得清楚。这便也是一句顶了一万句了。于是为了这“一句”,为了摆脱那“一万”句,两个主人公在结尾踏上了寻找曾经那个能和自己说“一句”的人。
或许“一句”和“一万句”也代表着两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一万句”的生活看似热闹忙忙碌碌,却会在某些时候觉得毫无意义;“一句”的生活或许看似平淡又让人担忧,但一想起时便会一拍脑袋:“这才是生活!”。至于这两种生活是什么,便是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