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资讯丨读书 | 《石头的故事》:对中国古代石头传说进行重建和阐释

文汇网   2023-06-05 20:02:41

《石头的故事》

[美]王 瑾 著

傅圣迪 译


【资料图】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红楼梦》《西游记》与《水浒传》,这三部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经典小说,都与石头有着深刻的联系。王瑾这部开创性的研究著作对中国古代石头传说进行了重建,并用“石头的神话字典”中石头的种种意义对三部经典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阐明了石头传说的诸种叙事及其互文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大话题提供了新视角。

>>内文选读:

互文性与阐释

众人把门推开,一齐都到殿内,[……]四边并无一物,只中央一个石碣,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石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那三个故事便是如此开场的:《水浒传》中一方神秘石碑的发现,《西游记》里那传奇石猴的出世以及《红楼梦》中一块被遗弃神石的来由。单独读来,每一段都独具想象力,散发着原创性的魅力。但若是对照着读,先前的想法就未免略显武断。比如女娲石,若将它与石猴的形象相对比,它那看似奇妙的特质就不再显得那般新颖。如果我们更细致地考察这两则故事,便会发现其中的两块石头具有某种相似性,这暗示着文本间存在着借鉴的可能。两位作者在描绘女娲石和石猴之时,都用了一个相同的词:顽(分别是顽石与顽猴),而它们都具备这个词所蕴含的两种特性——“顽皮”的天性和“未经雕琢/无知”的特质。任何一个读到女娲石的读者,都不难将它的特性和更早写就的顽猴的形象联系起来。人们甚至可以猜测,女娲石所在的假想世界中已然包含了先于其存在的石猴,而且它与众不同的行为在女娲石上也有所体现。这种阐释方式暗示着“没有文本完全独立于其他文本”,这一概念被称作“互文性”。

虽然互文性这一概念脱胎于西方的后结构主义,但它其实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一般指一个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对某些拥有悠久写作传统的文化而言,则特指文本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这种互文关系存在于从极度趋同到极度趋异的整个互文排列谱中,不论一个文本是趋同还是趋异于一系列前文本,它必须与后者建立交流,以使其自身拥有意义。文本性基于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它预设了众多文本的相互联系和错综复杂的能指之间的碰撞。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我们可以从对“文”的定义上看出这种相互纠杂的交互关系。“文”本意交错的笔画,在某些时候用以暗喻交媾: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在其他文章中,“文”的意义各不相同却又互相杂糅。

两物相对待在这里,故有文,若相离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

物相杂,故曰文。

物一无文。

司马相如:“合綦组以成文。”

上文所引的这些段落,有的能追溯至战国时期(前480年-前222年),还有一些来自秦(前222年-前206年)、汉(前206年-220年)两朝。这意味着,中国的文本性传统早已囊括了“互文性”这一现象,甚至对最广泛意义上的文本性也成立。对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文本独立性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没有哪个文本能够跳脱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学传统框架,这点在古代文学批评家们看来显而易见,故而“互文关系”以及相类似的概念早已被认为理所当然,无须论证。在一个如此重视传统和历史的文化中,“互文性”更多的被理解成某个文本与更广泛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语境的关系,而不是某个文本和另一文本的关系,这并不出乎意料。由于“语境”就如同一个固定的磁极,不停吸引着无数的文本,故而古代学者们对单个文本之间的互文交流(也可以视为磁场中的一种瞬时运动)并不太关心;在这种文学传统中,真正的互文交流如同一种向心的、追溯历史的运动,它会将一个文本带向那个固定的语境。

儒家典籍同时植根于这种体系完备的互文性和保守温和的“文本本质”,此互文性界限明确、运转自如且自成一体。这种经典范本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语境,其后的文学家们在文学意义上频繁地引用和回溯着这一范本。

不论从文化、历史还是个人层面出发,中国古代的诸多诗歌研究及写作理论都密切关注着语境,尤其是某一部被后世视为经典、外来、终极的样板文本。中国古代文人不仅一心想着继承五经这一伟大的遗产,怀着敬畏和怀古的心情回望着过去,他们也带着同样的态度,抱着这一回归情结进行着文学评价批评。前现代评点家们在评价经典和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时,只依赖于有限的古代文本作为他们的美学标准。而纵观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学史,评点家们频繁地回溯着经典文本、正统学说和圣人先师,几乎不会受到什么质疑。此类评点家偏爱以文学评价的名义,为新形式的诗歌在旧形式中寻找“影响力的源头”,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他们还会指出作者具体借鉴之处。“出处”“渊源”“典故”以及“继承关系”这组核心概念,在许多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理论评价批评中都有体现。

文学作品中石头的象征意义与涉及石头传说的互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同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前提,即在阐释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语境。之所以须关注语境,是由于虽然这种做法会动摇诸如“出处”和“受影响程度”(此类出自以作者为中心的视角)等重要的概念,但是互文性的机制却运行在一个受约束的表意系统中,在其中表意过程大量地相互交叠,它们基本都涉及文化约束和文学传统。例如,石头传说中的指涉功能,将诸如“顽石”“三生石”等虚构意象转化为简单明了的概念,而我们对此功能的认识似乎又一次印证了语境和文本、结构和变体以及象征意义和字面意义之间界限的存在,尽管互文性在理论上可以具备跨界的形式,而我们则可以考察“类别与时代的差异”以达成跨界。

我认为,上述所有理论都低估了互文性这一概念。一方面,我们在重构石头传说时,基于了一则预设,它假定了语境拥有自己的界限,并且拥有一定的稳固性,以确保文本的可理解性,例如某个描绘特定石头意象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对《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中石头意象的交叉指涉的研究则质疑了“时代差异”的概念,并因而揭示了互文性可能会引发的最严重后果,那便是它有可能移除一个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界限,并最终导致文本和语境本身之间的界限的消失。然而这种深层次的破坏力顶多仅是在理论上未经证实的可能性,只要笃定文本的意义不会偏离其史实性,它便不会发生。故而在现有研究的框架内,我们对这三本文学文本中的互文关系研究建立在下述方法之上:审视每本作品中单独存在的石头意象,与此同时,考察石头传说对石头意象的语义表达过程的约束程度,当然在该约束存在的前提下。换言之,本书不会特别地将互文性的语境化功能置于播撒功能之上,因为在阐释文本时,互文文本会改变我们对给定石头意象的第一印象,并且会把我们未来的思路引向考察此意象的史实性,这会将我们的视野局限在一处。

总而言之,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互文性的质疑经常会将我们引向自省式的文本自我意识,这会唤起我们对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感知,而不是让我们远离它们。在作者或主体不再试图寻找他/她的身份认同的那一刻起,这样的文本自省性经常会出现。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