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参与并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残疾人实现就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关资料图)
2023年6月27日,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在济南开幕,本次展能节共设47个展示展销区,其中,文化助残展区首次亮相。
记者获悉,文化助残展区围绕文化助残成果,邀请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农业银行、快手、开普云、北京荣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展示残疾人制作、方便残疾人观摩体验和参与的文化产品。
传承非遗技艺,提高文创产品价值
在文化助残展区上,一幅绣在宣纸上的《千手观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细看这幅作品,丝线与宣纸纹理完美融合,就像线从宣纸内部生长出来一样,整幅图栩栩如生。宣纸绣《千手观音》的作者欧阳江峰来自江西省,是南昌市西湖区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下称“传习中心”)的学员。他向记者表示,自己是听力残疾三级,接触宣纸绣之前,很难找到工作。“这幅作品绣了三个月,每天都要绣8小时,全部绣完的那一刻感觉很爽!”欧阳江峰在《华夏时报》记者的手机里写下了这句话。提及学习宣纸绣初衷,他表示,自己想学好宣纸绣,于是选择了刺绣难度比较大的《千手观音》,以此来练习自己的技艺。2017年刚接触宣纸绣时,欧阳江峰并不喜欢这项技艺,也不喜欢复杂的图,但随着学习宣纸绣的时间变长,他慢慢喜欢上了宣纸绣,并且越绣越轻松,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宣纸刺绣是在纸质材料上刺绣的技艺,也是江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刺绣作品可以保存上千年。传习中心的负责人吴寿国告诉记者,宣纸绣的技艺要求很高,宣纸非常薄,在完成作品的最后几针时,如稍有不慎,整个作品都将作废。“目前传统书画市场比较低迷,残疾人朋友的书画作品很难卖出去,学习非遗技艺,不仅能让残疾人朋友掌握一门技术,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所创作的文创作品也被赋予了更大的价值,从而提升自己的经济能力,幸福感更高。”
同样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还有景泰蓝工艺。景泰蓝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并焊上,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景泰蓝作为皇家艺术品,制造过程繁复艰辛,需要历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108道繁缛工序。在展区上,记者注意到了正在认真进行“掐丝”制作的张建民。他向记者坦言,自己从小患有侏儒症,没有太多就业机会,学习掐丝技艺之前,只能通过打零工来获得微薄收入,每个月的收入也不稳定。经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张建民来到了香河景泰蓝珐琅制品厂学习景泰蓝掐丝技艺,平均6个月的培训时间,他仅用3个月便完成了。目前,张建民每月收入可以稳定在1000元,最高可达5000—6000元,同时还可以享受社会保障。
香河景泰蓝珐琅制品厂销售经理李达告诉记者,公司从2011年就有针对京津冀残疾人朋友的免费培训项目,每年培训20期,每一期大约培训2000人,培训结束后,对景泰蓝工艺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留在车间以学徒身份工作,其间公司会给学员们发基本工资,当技艺逐渐成熟,可以“出师”时,便按照正常计件进行工资结算。
“目前,我们跟故宫博物院有密切合作关系,残疾人朋友制作的部分景泰蓝会在故宫博物院里售卖,我们也会让熟悉景泰蓝制作技艺的残疾人朋友,在故宫进行景泰蓝非遗技艺展演活动。希望可以通过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帮助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李达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数字技术加新业态,残疾人就业无障碍
除了文创产品制作展览,本次文化助残展区还展示了开普云手语数字机器人,该数字人可以在政策解读、服务导办、手语翻译、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各类场景,实现视频事实播报,方便残疾人朋友和健全人士实现无障碍沟通。据介绍,在网络通常的情况下,开普云手语数字机器人翻译速度,基本可以实现零延迟。
在数字机器人右边的快手直播间里,“炳良自强双创园”的残疾人员工正在直播销售园区生产的产品。“炳良自强双创园区”负责人孙炳良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有120名参加残疾人实现就业,“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局限比较大,线上直播销售,快手官方可以对直播间进行流量扶持,线上订单数量有所增加。”据了解,快手定向捐赠250万元用于支持“炳良自强双创园区”建设,该园区计划每年培训2000名具有电子商务和直播带货基本技能的残疾人。同时在接受培训的人员中重点打造直播网红,拓宽残障人士就业新方式。
在展区最显眼的位置,几台咖啡机正轰轰作响,咖啡的香气弥漫在展区周围。记者看到,一位无声咖啡师正用手语交流着制作流程,他们穿着的短袖背后印着“指尖萤火虫无声咖啡”字样。近年来,咖啡消费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与认可,无声咖啡馆的兴起为听障人士拓展了就业机会。指尖萤火虫无声咖啡负责人李忠原告诉记者,第一天上午,就在展区卖出了200多杯咖啡。“我们的无声咖啡师大多为90后,做咖啡操作比较简单,咖啡文化也逐渐在年轻人当中流行起来了,会给无声咖啡馆带来更多的流量。”
与无声咖啡不同,中国农业银行的志愿者们与相关公益机构合作,为盲人讲电影,扩大了电影文化的传播人群,让盲人也能体验影视艺术。中国农业银行志愿者李一向记者提到,志愿者们会挑选新上映的电影,同步为盲人朋友们讲述。“两小时的电影,我们需要花30个小时写好讲电影的脚本,才能在放映过程中讲解好这部电影。”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志愿者已累计为盲人讲述电影98部,提供志愿服务超过10000小时,服务盲人9000余人次,录制有声图书近百万字,撰写讲述脚本超两百万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助残展区所展示的不仅是残疾人多样的就业渠道,更展现了残疾人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