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9“雷霆”自行榴弹炮战力究竟几何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23-02-17 09:49:11

去年,波兰与韩国签署了一项军售协议,拿出上百亿美元订购数千件武器装备。其中,包括648门K9“雷霆”自行榴弹炮。

目前,波兰订购的首批“雷霆”已经到货,剩余的据称会在今后几年中由韩国和波兰联合生产,陆续以升级版标准交付波兰军方。

这不是近年来韩国首次成功出口“雷霆”自行榴弹炮。此前,该型榴弹炮还先后出口到澳大利亚、印度、芬兰、埃及、爱沙尼亚等国家,出口数量达上千门。


【资料图】

那么,“雷霆”为何会如此热销?它的优势何在?又有哪些短板?请看本期解读——

韩国K9自行榴弹炮——

“雷霆”战力究竟几何

■付孟哲 周天阳

图为韩国K9“雷霆”自行榴弹炮。

集各家所长的“合成”之作

20世纪80年代,韩国为加强其陆军火力支援能力,决定研制一款新型155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

此时的韩国,虽然已建成相对完善的军工体系,但在一些武器装备研发的关键技术上,短板还不少。在这些方面,美国心中有自己的“小九九”,不会“要啥给啥”。于是,韩国决定再次“集各家所长”。

“集各家所长”的甜头,韩国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已经尝到不少。在无法独立自主推进该产业的境况下,他们按照先购买零部件组装整车、后推进其国产化的方法,把汽车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

此时的韩国军贸外部环境也很不错,这让韩国的制造商可以在“货比三家”中挑选中意的火炮子系统商品。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52倍径炮管、德国弗里德希哈芬公司的柴油发动机、美国艾利逊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的传动装置和火控系统……一一进入了“雷霆”的采购清单。

这种“集各家所长”的合成,显然收到了一定实效。比如,借助德式高推重比柴油机和带有英伦基因的悬挂系统,“雷霆”能适应丘陵、草地等多种地形,在一些沼泽地也能照常行驶。

火炮性能方面,“雷霆”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为50千米,发射制导炮弹时最大射程达100千米,在模块化装药系统的辅助下,可打出较快爆发射速。

“雷霆”的火炮装有多普勒初速测量系统,可用于校正弹道。其负重轮安装的高压气门,也有利于提升射击稳定性。

“雷霆”还有一些配套装备来“辅佐”。K10装甲供弹车可储存百余枚炮弹,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K77炮兵指挥车作为“集群”的大脑,可用于确定炮击方向。

经过测试,各项性能满足设计指标。随后,韩国军方与研制“雷霆”的相关军工集团签订了购买协议。

“实用主义”策略助其市场热卖

在研发武器装备时,兼顾考虑推向国际军贸市场,是韩国军工企业的传统之一。

得益于所用子系统符合北约装备的通用标准,“雷霆”可发射包括杀伤爆破弹、火箭增程弹在内的几乎所有北约制式的155毫米口径炮弹,维护保养也与北约类似装备几乎相同,这为其推开国际军贸市场大门奠定了较好基础。

但这并不是“雷霆”热卖的全部原因。客观来讲,“雷霆”的走俏与韩国军工企业“实用主义”策略有关。

一方面,他们瞄准市场与战场需求推出武器装备,且不断升级,力求“物美价廉”。

在“雷霆”研制时,他们抓住西方国家在52倍径自行火炮采购方面选项较少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了这一产品。以当时可供选择的德制PzH2000和日制99式自行榴弹炮为例,PzH2000售价近千万美元,日制99式自行榴弹炮价格也同样居高不下,因为种种原因,还难以轻易购得。单价400万美元的“雷霆”,显然更易引起关注。

2018年,韩国陆军第5炮兵旅列装首批改进型的“雷霆”A1。按照韩国媒体的宣传,改进型“雷霆”性能已不逊色于PzH2000。该型号增加了辅助动力装置,“解锁”了在不运行主发动机情况下进行射击的技能,提高了战场隐蔽性和攻击突然性;配备了新型车载数字化设备,增加了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增强了驾驶员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2021年,“雷霆”A2改进型亮相英国主办的“移动火力平台”项目。该型号采用了新型模块化装药,使火炮弹丸具备一定的钝感性,能在连续射击炮膛迅速升温无法冷却的情况下,提高火炮安全射击的上限。改用了全自动装弹系统,实现炮弹、发射药、引信的全程自动化操作,乘员从5人减少至3人。这种性能的提升与火炮的频频亮相,显然有助于提高其知名度。

另一方面,韩国军工企业的销售方式很有特点——大小单兼收,千方百计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015年,波兰初次购买“雷霆”时提出只购底盘、炮塔另配,这一要求对于大部分军工企业来说难以接受,但韩国的军工企业欣然应允。

为获得合同,他们让步较大。在一些武器装备上,他们能根据客户需求对装备进行“DIY改造”,甚至可以转让全套生产技术。同时,他们在“人情销售”方面所下功夫不小。先买装备附赠生产线、帮购买方建设大楼设施等,也帮他们获得了不少订单。

在这种背景下,“雷霆”的市场占有份额逐渐拉高。

暴露出的部分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据外媒报道,当前“雷霆”A3正处于研发阶段,韩国军方有打算为其换装新一代58倍径的炮管,配备冲压动力炮弹,理论上可以获得100千米以上的射程。“雷霆”A3采用无人炮塔,可将乘员人数压缩至2人。

按韩国军工企业披露的规划时间表来看,“雷霆”A3的改进型将在2035年左右装备部队。

但也有专家提出质疑,认为其中存在一定风险。其所持的一个观点是,“雷霆”的实际表现并不如纸面数据那么理想,进而折射出其制造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2010年的一次炮战中,韩军6门“雷霆”仅有4门能开火,从后来卫星显示的打击效果来看,其在射击精度上还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

2017年,韩国陆军的一次火炮射击演习中,1门“雷霆”突发爆炸事故,造成数名人员伤亡。据统计,“雷霆”在2005至2015年间,至少出现过20次炸膛事故,导致多名士兵伤亡。

这些事故的发生,显然与韩国军工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一些装备生产基于“拿来主义”有关。尽管有相同的标准约定,但具体到装备的“合成”环节,不成体系的短板就会凸显出来,进而为装备的使用埋下隐患。

对一些武器装备的核心技术,美西方显然会在“转移与否”问题上继续说不。而对“货架产品”的倚重,短期会获取一定利益,却不利于长期的武器装备自主化的发展。所获取的市场利益,也要大比例地交给装备子系统的专利所有者。这种情况下,韩国军工企业从“雷霆”中的获利并不会很多。

这也是目前韩国计划拨数百亿韩元推进其国产化的原因。但是,暴露出的部分问题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按照计划,2025年前,韩国将实现“雷霆”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而实现其他配件生产的自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新资讯